在动画科普类视频制作的时候,经常会碰到一些特别复杂的科学概念,让人头都大了。这些概念要是处理不好,观众看得云里雾里,那视频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。下面就来说说处理这些复杂概念的一些实用招儿。
1、转化成生活场景
很多科学概念抽象得很,像量子力学里的那些理论,听着就晕。但我们要是把它们和生活里常见的场景联系起来,就好理解多了。就拿量子纠缠来讲吧,把两个相互纠缠的粒子想成是两个有特殊关系的小球。这俩小球不管离多远,只要一个动了,另一个马上也跟着动。这样一转化,原本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概念,一下子就变得具体了,观众理解起来也不费劲。
2、拆分概念逐个讲
一个复杂的科学概念往往包含着好多部分。咱可以把它拆解开,一部分一部分地仔细讲。比如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,这东西可复杂了,有心脏、血管、血液等好多部分。先单独讲心脏,把它比作一个泵,专门把血液输送出去。再讲血管,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运出去的,静脉是把血液运回来的。这样一点一点地把各个部分讲清楚,观众也就慢慢明白整个血液循环系统是咋回事了。
3、用动态演示来帮忙
在制作动画的时候,动态演示是个特别好用的办法。比如说化学里的分子反应,这过程要是光靠嘴说,观众很难想象。但通过动画把分子的运动和变化展示出来,让分子动起来,互相碰撞、结合、分解,观众就能直截了当地看到反应是怎么发生的。而且还能给这些分子加上一些简单的表情或者特征,让它们变得有意思些,观众看着也更有兴趣。
4、多举例子更明白
举例子也是处理复杂科学概念的好招儿。就拿天文学里的黑洞来说,好多人对黑洞没什么概念。咱就打个比方,说黑洞就像宇宙里一个吸力超强的大吸尘器,它的引力大得连光都能吸进去。这么一举例,观众一下子就能对黑洞有个基本的认识,也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。
做动画科普类视频,得有个好用的工具。万彩动画大师就挺不错的。它用起来不难,里面还有好多丰富的模板和素材。不管是把科学概念转化成生活场景,还是做动态演示,它都能满足需求。用它能更轻松地把复杂的科学概念处理得简单易懂,做出让人满意的动画科普类视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