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起两本宣传册,有的让人觉得质感满满,有的却一眼透着廉价。这种差距往往不在预算多少,而藏在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里。产品宣传册设计与制作中,这四个地方处理不好,再用心也难出彩。
字体用不对,气质掉一半。有人为了突出个性,把宣传册做成各种字体的堆砌,宋体配楷体,加粗又斜体,看起来像文字大乱斗。专业的做法是整本册子字体不超过三种,标题用一种醒目字体,正文用清晰易读的字体,保持风格统一。那些看起来廉价的宣传册,常出现字体模糊的问题,要么是从网上随便下载的低像素字体,要么是设计时没调整好大小,打印出来边缘发虚,像蒙着一层雾。
图片质量是藏不住的短板。不少宣传册里的产品图歪歪扭扭,背景杂乱还有阴影,甚至能看到拍摄时的桌面纹理。这些随手拍的照片放在册子里,就像给精致的衣服打了块补丁。高质量的图片不一定非要专业设备拍摄,用手机拍时保证光线充足,背景干净,再简单裁剪调整,效果就会好很多。还有人喜欢把图片拉得变形,原本的正方形产品被拽成长方形,看起来怪诞又不专业,这种低级错误会直接拉低宣传册的档次。
留白太少的宣传册,总给人拥挤感。密密麻麻的文字从页头排到页脚,图片挤得像叠罗汉,生怕浪费一点空间。读者翻开时找不到重点,眼睛都觉得累。好的设计懂得给内容呼吸的空间,重要信息周围留些空白,反而能让读者更快抓住核心。那些看起来高级的宣传册,往往在留白上很克制,该空的地方绝不硬塞内容,这种张弛有度的排版自带高级感。
印刷工艺的细节最能暴露问题。有的宣传册封面看起来灰蒙蒙,不是设计问题,而是选了劣质纸张。同样的设计,用厚实的铜版纸和薄软的书写纸,呈现效果天差地别。
还有的在色彩上偷工减料,设计时明明选了明快的蓝色,印出来却发灰发暗,这是因为印刷厂用了便宜的油墨,或者调色时偷工减料。更明显的是装订问题,页脚歪歪扭扭,翻开时纸张哗啦啦掉页,这样的宣传册拿在手里,再精美的设计也撑不起质感。
想让宣传册摆脱廉价感,不用追求多复杂的设计,把这些基础细节做好,就能让整体质感提升一大截。如果担心纸质版成本高,不妨试试云展网制作电子版,线上传播方便,还能通过动态效果弥补部分印刷工艺的局限,让宣传册既实用又有格调。